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我们扮演着摆渡人的角色,当逝者的灵魂从生命的此岸迈向彼岸时,我们会让他们走得更体面,更有尊严。”张晓玉如是说。
敬意
张晓玉是银川市松鹤陵园的一名工作人员,负责殡葬礼仪和代客祭扫等工作,记者见到她时,她正在陵区的一处墓碑前,用毛巾认真擦拭着墓碑、墓盖和底座。
“代客祭扫是很讲究的事,有一套礼仪在里面”,张晓玉一边给记者介绍着,手头的工作却没有停下来,她将绢花和鲜花先后摆在逝者的墓碑上,又点燃了三柱香。“鲜花要用黄菊、白菊或康乃馨,上香要上三柱,意为三柱清香,都有向逝者传达哀思,为生者祈求福祉的意义。”她说。
上过香后,她用黄绸带打成结,放在墓盖的左侧,又在墓前诵读了祈福卡,并将祈福卡放在墓盖的右侧,严肃而庄重地鞠了一个躬,临走时,又将黄绸带和祈福卡分别系在墓碑两边的龙凤雕像上。“黄色在古代象征着尊贵,在逝者的墓碑前系上黄绸带,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敬意。”张晓玉说。
缘起
这套程序,张晓玉做得行云流水,仿佛已经练习了很多次。事实上,这位29岁的姑娘不仅已经在陵园工作了5年,还是殡葬礼仪专业出身的科班生。和很多从事殡葬服务行业的年轻人一样,张晓玉的学生时代也有那么一丝不同寻常,当其他同龄人一听到“陵园”、“殡仪馆”这样的词就闻声色变时,这个自称很大胆的女孩子却被一部叫做《入殓师》的电影所吸引。“这部电影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,也颠覆了殡葬行业在我心里的印象。”张晓玉说,从那时起,她就决心要成为一名入殓师,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,高考填志愿时,因为没有相关的专业招生,她选择了相近的殡葬礼仪专业。
而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,在她的家中掀起了轩然大波,父母一时无法想象,自己活泼开朗的女儿,怎么会想要去“和死人打交道”?在张晓玉的记忆里,那段时间,她和父母都卯着劲儿,虽然最后对女儿的尊重战胜了对殡葬行业的偏见。但直到工作多年后,父母一说起这件事,仍旧难以释怀。
释怀
像父母一样,对张晓玉的选择感到不解的人不在少数,刚工作的那些年,各种各样好奇的、质疑的声音充斥耳边——“年纪轻轻的女孩子,怎么会从事这种行业?”“那么多好工作不做,怎么就选这不吉利的?”,听得多了,她也开始思考这份工作的意义。而真正让她坚定信念的,恰恰是来自逝者亲属的肯定。
张晓玉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,前两年,松鹤陵园刚开始提供代客祭扫服务时,正好有一家人前来为逝去的亲人选墓地,她为这家人做了细致周到的服务后,一位60多岁的阿姨主动加了她的微信。“工作这么多年,那是我第一次遇到主动添加我的客户,尤其是在工作已经完成,之后也没有业务往来的情况下。”张晓玉说。
随后的日子里,这位阿姨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她,天冷嘱咐她加衣,夜晚嘱咐她早睡,她在朋友圈发布信息,阿姨的赞总是来得及时。而就在前几天,张晓玉在朋友圈发了园区的照片,这位阿姨留言说,她的父母和哥哥都在陵园安息,陵园有着她对已故亲人的所有思念和牵挂,看到陵园工作人员把她逝去的亲人照顾得很好,她非常欣慰。“看到这个留言时,我顿时泪流满面,这些年来所有质疑、所有困惑,都在这一刻变得无影无踪。”张晓玉说。
升华
事实上,工作5年来,张晓玉对殡葬服务的理解,已经远不是当初那样简单。“当年选择这个专业时,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虚无的理想,一个必须要尽责的工作,如今它已经是一份关于生命的事业,一种对生命的致敬。”张晓玉说。
对张晓玉来说,生命之可贵,不仅体现在殡葬服务人员对逝者的服务中,更体现在逝者与其亲属之间的亲情中。
她告诉记者,自从松鹤陵园开通代客祭扫之后,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种方式来寄托哀思,而在他们当中,一位80多岁的老人最让她动容。“那位老人的父母都葬在我们陵园,前两年,他随子女去大连定居,从此和父母相隔几千里,因为腿脚不便,没法亲自来扫墓,年年都会委托我们。”张晓玉说,每年清明,接到这位老人的电话,听着他在电话那头用含糊不清的声音,缓缓诉说着对父母的思念,心中难免会感慨生命的伟大和坚韧。“80岁的老人,可能连自己都照顾不周到,却始终惦记着九泉之下的父母,”张晓玉感慨地说,“人人都在说尽孝,但孝道多在身前,像这位老人这样始终坚持的,却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光辉。”
村上春树说,死并非生的对立面,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永存。在如张晓玉这般的殡葬服务人员眼中,生命之伟大,爱之无私,早已跨越了生与死的距离。她告诉记者,如今,无论听到怎样质疑的声音,她都不再困惑。“这里不仅有死亡的沉重,更有生命的温度。”她说。
|